sānyán

三言五语

拼音 sān yán wǔ yǔ 怎么读

注音 ㄙㄢ ㄧㄢˊ ㄨˇ ㄩˇ

繁体 三言五語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三言两语   三言两句   三言二语

反义词 长篇大论

三言五语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三言五语,包括不住,一时竟大为起难来。”

用法作主语、宾语、状语;形容说话简明扼要。

例子曲波《林海雪原》:“我三言五语把那伙小子给打发走了。”

三言五语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三言两语”。见“三言两语”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三言两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三言两语”,形容言语简短。这句成语在文献中,较早出现在宋代吴潜所写的〈望江南・家山好〉词中,其中有一句说“六宇五胡生口面,三言两语费颜情”,这阙词的大意是这样的:还是故乡好,不必去赚取虚名。因为世上的道理,盛衰常相倚伏。盛势中存有衰势的征兆,人生不会永远得意。就是历代君王的命运也是如此。所以一个人要知道退让,其实就是为了前程。姑且就这么地回转田园,不问世事。过去面对那些外来异族人的是非口舌,即使是极简短的三言两语,也让我颇费精神,所以弄得我头发都斑白了。后来“三言两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言语简短。如《红楼梦》第六七回:“怪不的前日我们在店里彷仿佛佛也听见人吵嚷,说有一个道士,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又说一阵风刮了去了。”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书证】

  • 01.《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三言五语,包括不住。”

三言五语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word or two(with just a few words)

三言五语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①.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②.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①.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读音(wǔ), 二部,共4画

①.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 如: 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②.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yǔ,yù), 讠部,共9画

㈠ 语 [ yǔ ]

①. 话。 如: 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②. 指“谚语”或“古语”。 如: 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③. 代替语言的动作。 如: 手语。旗语。

④. 说。 如: 细语。低语。

㈡ 语 [ yù ]

①. 告诉。 如: 不以语人。

三言五语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