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òngdàitiān

不共戴天

拼音 bù gòng dài tiān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ㄧㄢ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水火不容   你死我活   势不两立   势如水火   势如冰炭   誓不两立   深仇大恨   刻骨仇恨   冰炭不容

反义词 不念旧恶   言归于好   相依为命   唇齿相依

不共戴天的意思

折叠展开

共:共同;戴:顶着。
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有深仇大恨。

例子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齐怀《刑场上的婚礼》)

正音”,读作“gòng”,不能读作“gōng”。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不共戴天”和“势不两立”;都有“仇恨深而不能并存”的意思。但“势不两立”还含有矛盾尖锐的意思。见“你死我活”。

谜语 敌我 (谜底:不共戴天)

故事 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宋高宗、秦桧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斩下他的人头悬挂城门示众,然后诛杀金国使者。否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

不共戴天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不与杀父的仇人共存于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后用“不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势不两立

【典源】

《礼记・曲礼上》

[1][2][3][4][5],不同国。

注解

[1]父之雠:杀父的仇敌。雠,音chóu,通“”,仇敌。

[2]弗与共戴天:不与之共存于世。戴天,指立于天地间。戴,顶著。

[3]兄弟之雠:杀害兄弟的仇敌。

[4]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

[5]交游之雠:杀害朋友的仇敌。

《礼记・檀弓上》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典故】

“不共戴天”这句成语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顶著同样的天”,“”只有一个,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于世间的意思。什么样的仇人非得拚个你死我活呢?《礼记・曲礼》有一段话说:“杀害父亲的仇人,我不应和他共处于世间;在路上遇到杀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应该直接上前报复;如果是杀害朋友的仇人,我不应该和他同国。”传统的儒家是很讲究礼的。在礼的观念中,对父母要尽孝,对兄弟要友爱,对朋友要存义,这是为人的基本。所以一个人是非观念要分明,要“以直报怨”。父母既是我们在世上最亲的人,遇到杀父仇人,岂有轻饶的道理?想尽办法也要报仇,否则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礼了。这正是为何《曲礼》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的理由了。这种观念在《礼记・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报的人,是要“寝苫枕干”的。苫,音shān,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为报父母之仇,为人子女要处心积虑,睡不能安寝,随时准备兵器,等待机会。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报父仇一事的观念,来宣扬对父母之孝的重要,后来演变成一句成语,比喻对人仇恨极深。

【书证】

  • 01.《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列传中・许远》:“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则远于臣不共戴天,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
  • 02.《大宋宣和遗事・贞集》:“一时士大夫甘心讲和,酣絭于湖山歌舞之娱,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
  • 03.《朱子语类・卷一三三・本朝七・夷狄》:“则襄公杀其父之时,庄公当以不共戴天之故,告之天子、方伯、连率,必以复雠为事,杀得襄公而后已,如此方快。”
  • 04.《元史・卷一九五・忠义列传三・王伯颜》:“(伯颜子)相詈曰:『吾与汝不共戴天,恨不寸斩汝,我受汝官邪!』贼杀之。”
  • 05.《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世名痛哭道:『此不共戴天之仇,儿誓不与俱生人世!』”
  • 06.《三国演义》第五八回:“(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操贼!欺君罔上,罪不容诛!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雠!吾当活捉生啖汝肉!』”
  • 07.《明史・卷一六九・王直列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 08.《封神演义》第九五回:“殷成秀大怒,骂曰:『……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定拿你碎尸万段,以泄此恨!』”
  • 0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在老婆眼前又不便把大舅爷待自己的情形说出,更不敢露出忿恨之色。那心中却把大舅爷恨的犹如不共戴天一般。”
  • 10.《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至于为亲报仇,所谓『父仇不共戴天』,岂容片刻隐忍?”
  • 11.《聊斋志异・卷三・宫梦弼》:“亲友偶来,亦曾无作鸡黍之事。或言其家不贫,便瞋目作怒,其仇如不共戴天。”
  • 12.《荡寇志》第二五回:“我正待助小婿报不共戴天之仇,焉肯与你讲和!”
  • 13.《镜花缘》第五七回:“承志道:『我同这恶妇乃不共戴天之仇,岂可令妻妹在他跟前应试!』”

【用法】

语义比喻仇恨极深。

类别用在“怨恨相仇”的表述上。

例句

父仇不共戴天,非报不可。

此恨如同不共戴天,难解难消了。

他恨不得一刀杀了这不共戴天的仇人。

土匪毁我家园,杀我家人,这仇不共戴天,一定要报。

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哪是你三言两语所能化解的?

如今不共戴天的仇人就在眼前,他情绪激动得全身颤抖。

你们双方到底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为什么要这样残酷对待呢?

现代有些人看不顺眼就动刀枪,好像对方跟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你们只是好斗而已,又不是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干嘛如此怒目相向?

【辨识】

同义“不共戴天”及“势不两立”都有不能与仇敌并存的意思。

异义“不共戴天”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势不两立”用于敌对的双方。

形音戴,音dài。以头顶著。不可写作“”。

例句
不共戴天势不两立例句
土匪毁我家园,杀我家人,这仇不共戴天,一定要报。
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共戴天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fuse to live in the same world
  2. 不倶戴天(ふぐたいてん),ともに天をいただかない
  3. jurer de ne pas vivre avec qn. sous le même ciel(mortel)
  4. gegenüber jm absolut unversǒhnlich sein(jm todfeind sein)
  5. непримиримая враждá

不共戴天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gòng,gōng), 八部,共6画

㈠ 共 [ gòng ]

①. 相同,一样。 如: 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②.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 如: 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③. 一起,一齐。 如: 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④. 总计,合计。 如: 共计。总共。

⑤. 与,和。 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⑥. “共產党”的简称。

㈡ 共 [ gōng ]

①. 古同“恭”,恭敬。

②. 古同“供”,供奉,供给。

读音(dài), 戈部,共17画

①.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如: 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②. 尊奉,推崇,拥护。 如: 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③. 姓。

读音(tiān), 大部,共4画

①.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如: 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②. 在上面。 如: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③. 气候。 如: 天气。天冷。

④. 季节,时节。 如: 冬天。

⑤.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如: 今天。

⑥.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如: 天上。天宫。

⑦. 自然界。 如: 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⑧.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 如: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⑨. 自然的、生成的。 如: 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不共戴天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