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gǒudào

鸡鸣狗盗

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怎么读

注音 ㄐㄧ ㄇㄧㄥˊ ㄍㄡˇ ㄉㄠˋ

繁体 雞鳴狗盜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旁门左道

反义词 正人君子

鸡鸣狗盗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鸡鸣狗盗,遮遮掩掩。(《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

正音”,读作“míng”,不能读作“niǎo”。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歇后语 孟尝君过函谷关 —— 鸡鸣狗盗

谜语 孟尝君的门客 (谜底:鸡鸣狗盗)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

鸡鸣狗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战国时秦昭王囚孟尝君,打算加以杀害,孟尝君得门下食客鸡鸣狗盗的技能协助,得以脱难。典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后用“鸡鸣狗盗”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亦用于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典源】

《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1]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2]也,今[3],必[4],秦[5]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6][7]。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8]之,遍问客,莫能对。[9]有能为[10]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11],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12]逐之。孟尝君至关,[13][14],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15],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注解

[1]孟尝君: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2]齐族:齐国的公族。

[3]相秦:作为秦相。

[4]先齐而后秦: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然后才考虑秦国的利益,甚至会为了齐国的利益而牺牲秦国的利益。

[5]其:将。

[6]幸姬:宠妾。

[7]求解:请求代为说项,以便解除危急。

[8]患:忧虑。

[9]最下坐:等级最末者。

[10]狗盗:窃贼。

[11]更封传:改换了通过边界用的通行证。更,音gēng,更改。封传,犹通关凭证。

[12]传:音zhuàn,驿站。

[13]关法:通关的规定。

[14]鸡鸣而出客:等清晨鸡鸣才能放行旅客。

[15]食顷:吃一顿饭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典故】

据《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是战国时代齐国的贵族,被齐湣王任命为相国,在当时很有声望。因他礼贤下士,为时人所称道,因此天下的术士、文人纷纷前来投靠,据说门下食客达三千人之多。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久闻孟尝君的名声,想要拜他为秦国宰相。大臣们纷纷反对,认为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如果做了秦国的宰相,一定会为了齐国的利益而牺牲秦国,到时秦国就岌岌可危了。秦昭王听从大臣们的意见,便打消了拜孟尝君为相的念头,又害怕他回齐国后会报复秦国,于是把他囚禁起来,准备杀掉他。孟尝君见自己性命危在旦夕,十分著急,就派人去见秦昭王的宠妃,希望她能在秦昭王面前代为求情。那位妃子答应了,但要孟尝君送她一件珍贵的狐白裘做为交换条件。孟尝君心想,仅有的一件狐白裘已经送给昭王,哪还有第二件呢?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有一位同行的食客自告奋勇,愿意潜入秦宫将狐白裘偷出。这名食客趁著黑夜潜入宝库,顺利地偷出狐白裘。孟尝君将狐白裘送给那个妃子,她便在秦昭王面前为孟尝君说好话,让秦昭王答应放孟尝君回国。孟尝君怕秦昭王后悔,便与食客们连夜回国。到了函谷关,却发现关门必须等到清晨鸡啼时才会打开。这时秦昭王已经后悔,而且派遣人马沿路追赶,如果天亮前孟尝君一行人不能出关,就会被秦昭王派出的人马追回,那时便不可能离开秦国了。孟尝君心中正懊恼时,另一名善于模仿鸡叫的食客学了几声鸡叫,引得附近的鸡纷纷叫了起来。守关的士兵听到鸡鸣,以为天亮了,就把关门打开,让孟尝君一行人出关。等秦国的追兵到达,孟尝君一行人早已离开秦国,再也追不到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鸡鸣狗盗”,用来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亦用于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书证】

  • 01.《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 02.唐・公乘亿〈唐太师南阳王罗公神道碑〉:“公少立奇节,倜傥不群,交结时豪,轻死重义,虽鸡鸣狗盗,靡间于交游。”
  • 03.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杂志二》:“李氏言愈丑,虏人度李终不可得,恐且得罪,遂托以他事,中夜解去。鸡鸣狗盗皆有所用,信有之。”
  • 04.《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自古说孟尝君养食客三千,鸡鸣狗盗的,多收拾在门下。”
  • 05.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二出:“年方一十七岁,官拜太仆寺丞。结客倾时,不数鸡鸣狗盗。”

【用法】

语义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

类别用在“能力低下”的表述上。

例句

小弟这种鸡鸣狗盗之技,登不了大雅之堂。

如果只是拥有一些鸡鸣狗盗的小本领,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如果是一些小事,那我这招鸡鸣狗盗的小技巧,也许可以帮上忙。

语义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类别用在“粗劣败坏”的表述上。

例句

这又不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何必鬼鬼祟祟?

你不务正业,成天和那群鸡鸣狗盗之徒混在一起,能有什么出息?

鸡鸣狗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mall tricks

鸡鸣狗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 鸟部,共7画

①.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 如: 公鸡。母鸡。鸡雏。

读音(míng), 鸟部,共8画

①. 鸟兽或昆虫叫。 如: 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②.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 如: 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③.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 如: 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④. 闻名,著称。 如: “以文鸣江东”。

读音(gǒu), 犬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 如: 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读音(dào), 皿部,共11画

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如: 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②.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 如: 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鸡鸣狗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