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言不及私

拼音 yán bù jí sī 怎么读

注音 ㄧㄢˊ ㄅㄨˋ ㄐㄧˊ ㄙ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一心为公

反义词 自私自利

言不及私的意思

折叠展开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一心为公。

例子他始终保持言不及私、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

故事 公元371年,大臣王坦之极力劝谏简文帝不要让位给大司马桓温。简文帝死后,桓温辅佐幼主登基,桓温去世后,由王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王坦之多次上书谏幼主要“尊尊亲亲,信纳大臣。”他自己言不及私,只是忧国忧民。

言不及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说话不涉及个人私事。《晋书・卷七十五・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言不及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①.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jí), 又部,共3画

①. 从后头跟上。 如: 来得及。赶不及。

②. 达到。 如: 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③. 趁着,乘。 如: 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④. 连词,和,跟。 如: 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读音(sī), 禾部,共7画

①.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如: 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

②.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 如: 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

③. 暗地里。 如: 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言不及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