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oshānzhèn

敲山震虎

拼音 qiāo shān zhèn hǔ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ㄠ ㄕㄢ ㄓㄣˋ ㄏㄨˇ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杀鸡警猴

敲山震虎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敲山振虎”。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间接警告对方。

例子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他还当是敲山震虎,讽他无所事事呢?”

敲山震虎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deliberate act as a warning to the opponent

敲山震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āo), 攴部,共14画

①. 打,击。 如: 敲打。敲击。敲诈。敲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敲门砖。敲骨吸髓。旁敲侧击。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①.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如: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 形状像山的。 如: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③. 形容大声。 如: 山响。山呼万岁。

④. 姓。

读音(zhèn), 雨部,共15画

①.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 如: “震夷伯之庙”。震霆。

②. 雷。 如: “烨烨震电。”

③.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 如: 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

④.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 如: 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

⑤. 特指“地震”。 如: 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

⑥.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⑦.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 如: 震惊。震怒。震骇。震慑。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如: 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 如: 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敲山震虎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