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zhīxiāo

吴市之箫

拼音 wú shì zhī xiāo 怎么读

注音 ㄨˊ ㄕˋ ㄓ ㄒㄧㄠ

繁体 吳市之簫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吴市吹箫

吴市之箫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吴市吹箫”。

出处清・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爱下秦庭之泪。”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吴市之箫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g about the streets by playing an instrument

吴市之箫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ú), 口部,共7画

①.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 如: 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②.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 如: 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③.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如: 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④. 姓。

读音(shì), 巾部,共5画

①.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 如: 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②. 买。 如: 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③.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 如: 城市。都(dū)市。市镇。

④.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 如: 北京市。南京市。

⑤.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 如: 市制。市尺。市斤。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xiāo), 竹部,共14画

①.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②. 弓的末端。

吴市之箫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