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shéyǎoshíshéng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拼音 yī yè bèi shé yǎo , shí rì pà má shéng 怎么读

注音 ㄧ ㄧㄝˋ ㄅㄟˋ ㄕㄜˊ ㄧㄠˇ , ㄕˊ ㄖˋ ㄆㄚˋ ㄇㄚˊ ㄕㄥˊ

繁体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比喻遭受挫折,遇类似状况就变得胆小如鼠。《歧路灯・第七十三回》:“日出三竿,方敢出店。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亦作“一度著蛇咬,怕见断共索”。

成语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yè), 夕部,共8画

①.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 如: 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xíng )。夜战。

读音(bèi,pī), 衣部,共10画

㈠ 被 [ bèi ]

①.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 如: 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

②. 盖,遮覆。 如: 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③. 遭遇,遭受。 如: 被灾。被难(nàn)。

④.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 如: 他被(老板)辞退了。

⑤.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 如: 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

㈡ 被 [ pī ]

①. 古同“披”,覆盖。

读音(shé,yí), 虫部,共11画

㈠ 蛇 [ shé ]

①.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 如: 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㈡ 蛇 [ yí ]

①. 〔委(wěi )~〕见“委2”。

读音(yǎo), 口部,共9画

①.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 如: 咬啮。咬噬。咬紧牙关。

②.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 如: 咬合。咬住扣。

③.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 如: 一口咬定。乱咬好人。

④. 狗叫。 如: 鸡叫狗咬。

⑤.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 如: 咬字儿。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⑥. 追赶进逼。 如: 双方比分咬得很紧。

读音(shí), 十部,共2画

①.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②. 表示多、久。 如: 十室九空。

③. 表示达到顶点。 如: 十足。十成。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pà), 心部,共8画

①. 恐惧。 如: 怕人。怕死。害怕。惧怕。可怕。

②. 或许,表示疑虑或猜想。 如: 恐怕他别有用意。怕是。

读音(má), 麻部,共11画

①.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 如: 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②. 指“芝麻”。 如: 麻酱。麻油。

③.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如: 脚麻了。

④.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 如: 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⑤.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 如: 麻子。

⑥. 带细碎斑点的。 如: 麻雀。麻蝇。

⑦. 喻纷乱。 如: 麻乱。麻沸。

⑧. 姓。

读音(shéng), 纟部,共11画

①.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 如: 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②.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 如: 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③. 继续。 如: “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④. 赞誉。 如: “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⑤.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