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hù

竹笏

拼音
zhú hù
注音
ㄓㄨˊ ㄏㄨˋ

竹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笏zhú hù

  1.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引证解释

  1.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仪礼·士丧礼:“褖衣緇带,韎韐竹笏。”
    唐•杜荀鹤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戏把蓝袍果子,娇将竹笏先生。”

网络解释

竹笏

竹笏,拼音是zhú h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竹笏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ú 部首总笔画 6

    竹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 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笏 [ hù ] 1.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更多解释]

竹笏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竹笏的相关词语

【竹笏】的常见问题

  1. 竹笏的拼音是什么?竹笏怎么读?

    竹笏的拼音是:zhú hù
    点击 图标播放竹笏的发音

  2. 竹笏是什么意思?

    竹笏的意思是: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