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dí

赤狄

拼音
chì dí
注音
ㄔˋ ㄉㄧˊ

赤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狄chì dí

  1. 亦作“赤翟”。

  2. 春秋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得名

引证解释

  1. 亦作“赤翟”。 春秋 时 狄 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 山西 长治 一带,与 晋 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春秋·宣公三年》:“秋, 赤狄 侵 齐。”
    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戎翟,居于 河西 圁 洛 之閒,号曰 赤翟、白翟。”
    司马索隐:“案:《左氏传》云‘ 晋•师灭 赤狄 潞氏。’”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 服虔 曰:‘ 赤翟 之都也。’”南朝•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青羌赤狄,同界狼豺;胡服夷言,咸为京观。”
    明•汤显祖 《出塞曲》:“赤狄 夫人尽, 乌孙 公主还。”

网络解释

赤狄

赤狄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

赤狄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ì 部首总笔画 7

    赤 [ chì ]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 赤血。赤字。 2. 真诚,忠诚。 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3. 空无所有。 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4. 裸露。 赤脚(光脚)。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狄 [ dí ] 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 有力的麋鹿。 5.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 姓。 [更多解释]

赤狄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赤狄的相关词语

【赤狄】的常见问题

  1. 赤狄的拼音是什么?赤狄怎么读?

    赤狄的拼音是:chì dí
    点击 图标播放赤狄的发音

  2. 赤狄是什么意思?

    赤狄的意思是:①.亦作“赤翟”。②.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