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ówǔ

傩舞

拼音
nuó wǔ
注音
ㄋㄨㄛˊ ㄨˇ
繁体
儺舞

傩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傩舞nuó wǔ

  1. 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为中国古老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引证解释

  1. 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为 中国 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国语辞典

傩舞nuó wǔ

  1. 古时祭祀傩神时跳的舞。目的在于驱鬼逐疫。舞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

网络解释

傩舞

传统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艺术色彩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汉族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日本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傩舞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

2006年5月20日,傩舞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舞的字义分解

  • 拼音 nuó 部首总笔画 12

    傩 [ nuó ] 1. 行走姿态柔美。 “佩玉之傩”。 2.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傩舞。傩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演员戴木面具,多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动作表现请神驱邪、祈福及简单的战斗故事)。傩神(传说中驱除瘟疫的神灵)。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4

    舞 [ wǔ ]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 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 舞弊。舞文弄墨。 [更多解释]

傩舞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傩舞的相关词语

【傩舞】的常见问题

  1. 傩舞的拼音是什么?傩舞怎么读?

    傩舞的拼音是:nuó wǔ
    点击 图标播放傩舞的发音

  2. 傩舞是什么意思?

    傩舞的意思是:古时祭祀傩神时跳的舞。目的在于驱鬼逐疫。舞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