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lái

子来

拼音
zǐ lái
注音
ㄗˇ ㄌㄞˊ
繁体
子來

子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来zǐ lái

  1. 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引证解释

  1.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
    《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国语辞典

子来zǐ lái

  1. 不召自来,如子女趋前侍奉父母。

    诗经·大雅·灵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文选·钟会·檄蜀文》:「征夫勤瘁难以当子来之民。」

子来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lái 部首总笔画 7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上来。 9. 表示发生。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更多解释]

子来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子来的相关词语

【子来】的常见问题

  1. 子来的拼音是什么?子来怎么读?

    子来的拼音是:zǐ lái
    点击 图标播放子来的发音

  2. 子来是什么意思?

    子来的意思是:不召自来,如子女趋前侍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