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份的词语

共 364 条词语 ,当前第 4 页

  • 九女星

    jiǔ nǚ xīng

    俗谓主育女之神。 [查看详情]

  • 藉端

    jiè duān

    以某件事为借口。 [查看详情]

  • 菊月

    jú yuè

    菊花正值开放的月份,即农历九月。 [查看详情]

  • 哀策

    āi cè

    ①.亦作“哀册”。②.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查看详情]

  • 浃月

    jiā yuè

    ①.一个月。②.两月。 [查看详情]

  • 九月九

    jiǔ yuè jiǔ

    重阳节。 [查看详情]

  • 蟾兔

    chán tù

    ①.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②.月中玉兔。 [查看详情]

  • 金絮

    jīn xù

    银两与绢。 [查看详情]

  • 金晕

    jīn yùn

    金色的光晕。 [查看详情]

  • 蜡月

    là yuè

    指周历十二月。 [查看详情]

  • 半月

    bàn yuè

    ①.一月之半。②.当月球半个圆面被照亮时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时看到的月球。 [查看详情]

  • 酒户

    jiǔ hù

    ①.酒量。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②.唐宋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 [查看详情]

  • 两浙

    liăng zhè

    ①.亦作“两浙”。②.浙东和浙西的合称。(1)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以北简称浙西。宋代有两浙路。地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两浙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禁两浙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两浙钱王子,吴越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末年,张士诚气概弄得大了,自江南江北、三吴、两浙直拓至两广益州,尽归掌握。”(2)今浙江省以富春江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两浙指浙江省。郁达夫《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查看详情]

  • 六飞

    liù fēi

    ①.亦作“六騑”、“六蜚”。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故名。《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汉书·爰盎传》作“六飞”。后因以指称皇帝的车驾或皇帝。②.喻帝位或皇权。③.“六月飞霜”之省。④.指飞雪。 [查看详情]

  • 緑肥红瘦

    lù féi hóng shòu

    形容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 [查看详情]

  • 孟嘉落帽

    mèng jiā luò mào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 [查看详情]

  • 荒月

    huāng yuè

    指农历四月。时青黄不接而农事日忙,市场面临淡季,俗称“荒月”。 [查看详情]

  • 农月

    nóng yuè

    农事繁忙的月份。 [查看详情]

  • 兰月

    lán yuè

    指农历七月。 [查看详情]

  • 六月起义

    liù yuè qǐ yì

    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查看详情]

  • 六月霜

    liù yuè shuāng

    见“六月飞霜”。 [查看详情]

  • 六月雪

    liù yuè xuě

    ①.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②.京剧剧目名。由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查看详情]

  • 流觞曲水

    liú shāng qǔ shuǐ

    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亦作:流杯曲水。 [查看详情]

  • 期月

    jī yuè

    ①.亦作“朞月”。②.一整月。③.一整年。 [查看详情]

  • 金屋贮娇

    jīn wū zhù jiāo

    《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原指汉武帝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常用以形容娶妻或纳妾。 [查看详情]

  • 抚师

    fǔ shī

    抚慰军队。 [查看详情]

  • 节仪

    jié yí

    节日礼物。 [查看详情]

  • 焦月

    jiāo yuè

    指旧历六月。因其在一年中气温最高,故称。 [查看详情]

  • 东阳

    dōng yáng

    ①.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②.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临胊县境。③.古邑名。战国楚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境。④.古地区名。春秋晋地。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带。⑤.古地区名。战国赵地。⑥.指汉东阳侯张相如。⑦.指南朝梁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守,故称。⑧.复姓。南朝宋有东阳无疑。 [查看详情]

  • 孟月

    mèng yuè

    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查看详情]

  • 劈头盖脑

    pī tóu gài năo

    ①.亦作“劈头劈脑”。亦作“劈头盖顶”。②.正对着头部。形容来势迅猛。 [查看详情]

  • 六月债

    liù yuè zhài

    旧时民间有“六月债,趁热还”的谚语,意谓农民六月借债,须承诺秋收后偿还。后常借以比喻报应迅速。 [查看详情]

  • 胪欢

    lú huān

    ①.亦作“胪歡”。②.歌呼欢腾。 [查看详情]

  • 倾圮

    qīng pǐ

    倒塌。 [查看详情]

  • 僧斋

    sēng zhāi

    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 [查看详情]

  • 三日曲水

    sān rì qǔ shuǐ

    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环曲水渠之旁进行的流觞宴饮活动。 [查看详情]

  • 三三节

    sān sān jié

    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 [查看详情]

  • 三巳

    sān sì

    即上巳。原指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魏以后专指农历的三月初三日。 [查看详情]

  • 十二肢

    shí èr zhī

    指人体的十二个部位。 [查看详情]

  • 良月

    liáng yuè

    ①.吉祥的月份。②.以良月作为十月的代称。 [查看详情]

  • 凉月

    liáng yuè

    ①.秋月。②.七月的异名。 [查看详情]

  • 年作

    nián zuò

    方言。雇工。 [查看详情]

  • 冥诞

    míng dàn

    死人的生日。 [查看详情]

  • 巧月

    qiăo yuè

    俗称农历七月。参见“巧夕”。 [查看详情]

  • 闰日

    rùn rì

    ①.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②.2月29日,格里戈里历的闰日,泛指任何历法的闰日。 [查看详情]

  • 三统

    sān tǒng

    ①.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亦谓之三正。②.指三统历。 [查看详情]

  • 三长善月

    sān cháng shàn yuè

    佛教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须作善以要福。 [查看详情]

  • 三冬

    sān dōng

    冬季。三个冬天。 [查看详情]

  • 善月

    shàn yuè

    佛教对正、五、九三个月的称谓。谓此三月,世人宜持长斋,慎言行,特修善业,故又称斋月。 [查看详情]

  • 十月桃

    shí yuè táo

    桃树的一种。果实呈圆形、色青,味甘酸,肉黏著于核。指这种桃的果实。词牌名。 [查看详情]

  • 实任

    shí rèn

    谓现任官职。 [查看详情]

  • 龙去鼎湖

    lóng qù dǐng hú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查看详情]

  • 鸟卜

    niăo bǔ

    剖鸟占卜。古代西域的一种习俗。 [查看详情]

  • 木冰

    mù bīng

    ①.雨雪霜沾附于树木遇寒而凝结成冰。②.指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 [查看详情]

  • 三月二

    sān yuè èr

    农历三月二日。亦指上巳节。 [查看详情]

  • 三月雪

    sān yuè xuě

    ①.春雪。喻春江的浪涛。②.花名。 [查看详情]

  • 令月

    lìng yuè

    ①.吉月。②.指夏历二月。 [查看详情]

  • 七月半

    qī yuè bàn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旧俗于此日设祭超度亡故亲人,称盂兰盆。 [查看详情]

  • 三节两寿

    sān jié liăng shòu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查看详情]

  • 三令节

    sān lìng jié

    唐德宗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