䇘

复制

ㄏㄨˋ

正文・未集上竹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0画

U+41D8

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99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878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838頁,第14

廣韻》:胡誤切;《集韻》:胡故切,𡘋音護。
說文》:所以收繩。

又,《正字通》:縣肉竹格。通作互。
周禮・地官》:牛人供其牛牲之互。

又,竹名。僧贊寧《筍譜》:䇘筍味苦節疎,大於箭筍少許。山人採剝,以灰汁熟煑之,都爲金色,然後可食,苦味減而甘甚佳也。

注解

〔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䇘〕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互

〔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ù] ⑴ 收绳的器具。⑵ 纺车的别名。⑶ 竹名。即苦笋。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