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

复制

ㄅㄚ ㄆㄚˊ

正文・卯集中手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卯集中

手部

6画

U+6252

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17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364頁,第9

唐韻》:博怪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怪切,𡘋音拜──拔也。
元包經》:拔屵扒氐。傳曰:轉石伐木也。〔註〕屵音業;氐,根也。

又,與拜通。王應麟《詩攷》:勿翦勿扒,亦作拜。

又,《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布拔切,𡘋音八──破也。
史記・封禪書》:掊視得鼎。〔註〕《索隱》曰:掊,扒也。

又,擊也。

或作捌。

又,《唐韻》:彼列切;《集韻》:筆別切,𡘋讀若分別之別──擘也、剖分也。

注解

〔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ā、p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八,五行属

〔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ā] ⑴ 抓住,把着⑵ 刨开,挖⑶ 剥,脱⑷ 拔⑸ 拨动 [pá] ⑴ 用耙搂,聚拢⑵ 搔,抓⑶ 炖烂,煨烂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