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

复制

ㄅㄧˋ

正文・卯集下攴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卯集下

攴部

12画

U+655D

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27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472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419頁,第17

廣韻》、《集韻》、《韻會𡘋毘祭切,音幣。
說文》:帗也。一曰敗衣也。
玉篇》與㡀同。
詩・鄭風》: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

又,《玉篇》:壞也。
易・井卦》:甕敝漏。

又,《禮・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釋文〕棄也。

又,《左傳・僖十年》:敝於韓。〔註〕敝,敗也。

又,《左傳・襄九年》:以敝楚人。〔註〕敝,罷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筋欲敝之敝。〔疏〕筋之椎打嚼齧,欲得勞敝。

又,姓。
廣韻》:齊有敝無存。

又,與蔽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長其畏而薄其敝。〔註〕敝,讀爲蔽塞之蔽,謂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謂柎之上下;敝,謂人所握持手蔽之處。

又,《集韻》:部弭切,音𡌨──敝跬,用力貌。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
詩・國風》敝苟在梁。徐邈讀。

又,《正韻》:必弊切,音瞥。
前漢・東方朔傳》:主自執宰敝膝。〔註〕師古曰:敝膝,賤者之服。敝與蔽同。

又,《韻補》叶筆別切。老子《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玉篇》或作𡚁,俗作弊。

注解

〔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敝〕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㡀、攵,五行属

〔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破旧,坏⑵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