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

复制

mèi ㄇㄟˋ

正文・辰集上日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辰集上

日部

9画

U+6627

𣆜

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7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93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439頁,第8

古文: 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佩切,音妹。
說文》:𤕤旦明也。一曰闇也。
博雅》:冥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謂冥昧。
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傳〕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又,《書・太甲》:先王昧𤕤丕顯。〔疏〕昧是晦冥,𤕤是未明,謂夜向晨也。
詩・鄭風》:士曰昧旦。

又,《書・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傳〕闇則攻之。

又,《左傳・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來。〔註〕昧,猶貪冒。

又,屈原〈離騷〉:路幽昧以險隘。〔註〕幽昧,不明也。

又,樂名。
禮・明堂位》:昧,東夷之樂也。

又,縣名。
類篇》:在益州。

又,與沬同。
易・豐卦》:日中見沬。〔釋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後星。

又,《集韻》、《韻會𡘋莫貝切,音眛──義同。

又,《韻補》叶莫結切。鮑昭詩:年貌不可還,身意會盈歇;智哉衆多士,服理辨明昧。

注解

〔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日部

〔昧〕字拼音是m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日、未,五行属

〔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是昏暗不明。

〔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èi] ⑴ 暗,不明⑵ 昏,糊涂,不明白⑶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⑷ 隐藏,隐瞒⑸ 冒犯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