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复制

jǐng ㄐㄧㄥˇ yǐng ㄧㄥˇ

正文・辰集上日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辰集上

日部

12画

U+666F

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84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496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442頁,第30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𡘋音警。
說文》:光也。〔釋文〕景,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

又,《爾雅・釋詁》:景,大也。
詩・小雅》:以介景福。〔箋〕受大福也。

又,《詩・小雅》:景行行止。〔箋〕景,明也。

又,《詩・小雅》:景行。〔朱傳〕大道也。

又,《博雅》:景景,白也。
篇海》:韶也。又,像也、慕也、仰也。

又,《詩・鄘風》:景山與京。〔傳〕景山,大山。

又,山名。
詩・商頌》:景員維河。〔朱傳〕景,山名,商所都也。

又,衣也。
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几,姆加景。〔註〕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景,亦明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又,風名。
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

又,姓。景差。見《史記・屈原傳》。

又,《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𡘋音影──物之隂影也。
詩・邶風》:汎汎其景。〔疏〕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釋文〕景,本或作影。
佩觽集》:形景爲影,本乎稚川。

又,《韻補》叶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叶上響。

注解

〔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日部

〔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ǐng、yǐ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日、京,五行属

〔景〕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是日光。

〔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ǐng] ⑴ 环境的风光⑵ 情况,状况⑶ 佩服,敬慕⑷ 高,大⑸ 姓。 [yǐng] ⑴ 古同“影”,影子。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