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

复制

bào ㄅㄠˋ ㄆㄨˋ

正文・辰集上日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辰集上

日部

15画

U+66B4

𣋴

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90頁,第24

同文書局本: 第499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446頁,第1

古文: 𣋴

唐韻》、《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𡘋音菢。
說文》:晞也。
書・泰誓》:敢行暴虐。〔傳〕敢行酷暴,虐殺無辜。

又,《禮・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又,《周禮・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又,《詩・邶風》:終風且暴。〔傳〕暴,疾也。〔疏〕大風暴起也。

又,《詩・鄭風》:襢裼暴虎。〔傳〕空手以搏之。

又,《荀子・富國篇》:暴暴如丘山。〔註〕暴暴,卒起之貌。又,《史記・項羽紀》:何興之暴也。
博雅》:暴,猝也。

又,《管子・乗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又〕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又,地名。
左傳・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註〕暴,鄭地。

又,姓。
前漢・雋不疑傳》:暴勝之爲直指使者。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𡘋音僕──日乾也。俗作曝。
小爾雅》:暴,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晝暴諸日。
孟子》:一日暴之。
荀子・富國篇》:聲名足以暴炙之。

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朱註〕暴,顯也。

又,《後漢・竇融傳》:皆近事暴著。〔註〕暴,露也。

又,《集韻》:北角切,音剝。
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

又,白各切,音泊。又,備沃切,音雹──義𡘋同。

又,弼角切,音雹──暴,乾橈也。

又,㿺,或作暴,墳起也。

又,《韻補》叶蒲故切。
易林》:仁政不暴,鳳皇來戊;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注解

〔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日部

〔暴〕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ào、p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日、㳟,五行属

〔暴〕字造字法是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是晒。

〔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ào] ⑴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⑵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⑶ 凶恶残酷的⑷ 横蹋,损害⑸ 鼓起来,突出⑹ 徒手搏击⑺ 〔~露〕显露,如“~~无遗”。⑻ 姓。 [pù] ⑴ pù ㄆㄨˋ 同“曝1”。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