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

复制

zāng ㄗㄤ

正文・巳集中爿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巳集中

爿部

10画

U+7242

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爿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51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692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644頁,第23

唐韻》:則郎切;《集韻》、《韻會》、《正韻》:兹郎切,𡘋音臧。
說文》:牡芋也。从羊,爿聲。
爾雅・釋畜》:牡羒、牝牂。
詩・小雅》:牂羊墳首。

又,盛也。
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牂牂。〔傳〕牂牂然盛貌。

又,干支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又,雲也。
前漢・天文志》:牂雲如狗,赤色,長尾,三枚,夾漢而行。

又,牂牁。詳上牁字註。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也。〈宣三年〉:見叔牂。〔註〕叔牂,羊斟也。

又,《左傳・定十四年》:楚滅頓,以頓子牂歸。〔釋文〕牂,子歸反。
公羊》作牄。
〇〔按〕歸字疑誤。

集韻》或作將、𦎆
〇〔按〕《廣韻》云䍧,牝羊,从牜旁;牂附見戕字註,云戕牁,亦書作牂。考《》、《爾雅》本俱作牂,羊从爿爲正;《廣韻》牂字見註中,不𠮠列出,亦非;且戕應从弋,今作戕,尤非。

注解

〔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爿部

〔牂〕字拼音是z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爿、羊

〔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āng] ⑴ 母羊。⑵ 古水名,在今中国贵州省。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