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

复制

yóu ㄧㄡˊ

正文・巳集下犬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巳集下

犬部

13画

U+7336

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1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715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668頁,第20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𡘋音由。
說文》:玃屬。从犬,酋聲。
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𧳫
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
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
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又,《廣韻》:似也。
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
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集韻》:可止之辭也。
詩・衞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又,本作猷。
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又,〈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又,《廣韻》:尚也。
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又,《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又,夷猶。
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
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又,《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又,《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又,姓。
正字通》:宋猶道明。

又,《集韻》、《正韻𡘋餘招切,音遙。
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又,與搖通。
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又,《廣韻》、《集韻𡘋居祐切,音究。
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余救切,音柚。
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又,叶余久切,音酉。
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

卷目考證・巳集下 部首犬部

愛日堂藏本: 第423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57頁,第42

《詩・衞風》尚愼旃哉,猶來無止。

謹照原文衞風改魏風。

注解

〔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猶〕字拼音是y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酋

〔猶〕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犬,酋( 尤 )聲。本义是一種猿類動物。

〔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óu] ⑴ 獸名。猴類,也叫猶湖,形似麂。《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⑵ 犬子。《集韻•尤韻》:「猶,《説文》:『隴西謂犬子為猶。』」⑶ 五尺犬。《尸子》卷下⑷ 同;和……一樣。如:雖死猶生;過猶不及。《廣韻•尤韻》:「猶,似也。」⑸ 均;同樣地。《論語•堯曰》:「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⑹ 欺詐。《廣雅•釋詁二》:「猶,欺也。」⑺ 可;可以。《玉篇•犬部》:「猶,可也。」⑻ 通「猷」。圖謀;謀劃。《詩•小雅•釆苞》:「方叔元老,克壯其猶。」⑼ 通「猷」。道;法則。《商君書•賞刑》:「明賞之猶至於無賞也,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明教之猶至於無教也。」⑽ 通「猷」。道路。《爾雅•釋宫》「猷,行道也」⑾ 通「猷」。言;談。《玉篇•犬部》:「猶,言也。」⑿ 通「猷」。圖畫。《爾雅•釋言》「猷,圖也」⒀ 通「猷」。順。《詩•周頌•般》:「嶞山喬嶽,允猶翕河。」⒁ 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已」、「太」。《爾雅•釋詁下》「猷,已也」⒂ 副詞。表示某種情況持續不變。相當於「仍」、「仍然」。如:記憶猶新;言猶在耳。《儀禮•大射》:「司射猶挾一个,去扑,與司馬交于階前。」⒃ 連詞。尚且。多與「況」配合使用,表示反問。《玉篇•犬部》:「猶,尚也。」⒄ 連詞。如果。多與連詞「則」相呼應,表示假設關係。《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天既禍之,而自福也,不亦難乎?猶有鬼神,此必敗也。」⒅ 通「由」。從。《孟子•公孫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⒆ 通「由」。因,由於。《公羊傳•莊公四年》:「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⒇ 通「訧」。也作「尤」。罪過;責怪。《詩•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undefined 和悅貌。也作「油」。《莊子•逍遥遊》:「宋榮子猶然笑之。」undefined 臭草。後作「蕕」。借指惡臭。《管子•地員》:「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undefined 通「欲( yù )」。打算。《周禮•秋官•小行人》:「其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書。」undefined 通「誘( yòu )」。誘導。《莊子•人間世》:「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undefined 姓。《姓觽•尤韻》:「猶,《千家姓》云:西平族。」 [yáo] ⑴ 同「䚻(謡)」。徒歌,無音樂伴奏的歌唱。《集韻•宵韻》:「䚻,《説文》:『徒歌。』或作猶。」⑵ 通「搖」。搖動。《禮記•檀弓下》:「人喜則斯陶,陶斯咏,咏斯猶,猶斯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