稯

复制

zōng ㄗㄨㄥ zǒng ㄗㄨㄥˇ

正文・午集下禾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午集下

禾部

14画

U+7A2F

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8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856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817頁,第21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𡘋音鬉──禾束。
韻會》:《周禮》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稯猶束也。
論語註》:六百四十斛曰稯。
〇〔按〕《說文》稯布八十縷,徐鍇正之曰:此卽十筥稯也。蓋言非八十縷布也,諸韻書皆釋稯爲八十縷布,誤。
集韻》通作緵、總,亦非。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禾聚束也。
莊子・則陽篇》:是稯稯者,何爲者耶。〔註〕稯,聚貌。

注解

〔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ōng、zǒ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㚇

〔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ōng] ⑴ 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⑵ 布八十缕为稯,即一种粗布。 [zǒng] ⑴ 〔~~〕聚集,如“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