綮

复制

qìng ㄑㄧㄥˋ ㄑㄧˇ

正文・未集中糸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中

糸部

14画

U+7DAE

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7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27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890頁,第1

廣韻》:康里切;《集韻》、《韻會》:遣里切;《正韻》:祛禮切,𡘋音啓。
說文》:㨖繒也。一曰徽幟信也,有齒。
玉篇》:戟衣也。
廣韻》:戟支。

又,《集韻》:詰定切,音罄──肯綮,肋肉結處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壹計切,音翳──義𡘋同。

注解

〔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綮〕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ìng、q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𢼄、糸,五行属

〔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ìng] ⑴ 〔肯~〕见“肯”。⑵ 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 [qǐ] ⑴ 古同“棨”,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⑵ 细緻的缯帛。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