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

复制

shān ㄕㄢ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0画

U+829F

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41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019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987頁,第18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𡘋音衫。
說文》:刈草也。
詩・周頌》:載芟載柞。
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又,〈齊語〉:耒耜枷芟。〔註〕芟,大鐮,所以芟草也。

或作蔪。

又,《類篇》:尹捶切──與芛通,草之華榮也。

注解

〔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芟〕字拼音是sh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殳,五行属

〔芟〕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殳( shū )。殳,兵器。以殳除草。本义是铲除杂草。

〔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n] ⑴ 割草,引申为除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