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

复制

fēng ㄈㄥ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5画

U+8451

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044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013頁,第1

唐韻》:府容切,音封──菜名。
韻會》:蕦蓯也。
詩・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傳〕葑,須也。〔疏〕〈釋草〉云:須葑蓯。〈坊記〉註云:葑,蔓菁也。
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謂之葑,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部謂之大芥。蘴與葑字雖異,音實同,卽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葑蓯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集韻》:敷馮切,音豐。
》采葑采菲,徐邈讀作蘴。

又,《廣韻》:芳用切,音湗──菰根也,今江東有葑田。
晉書音義》:菰草叢生,其根盤結,名曰葑。
通鑑》:魏明帝靑龍元年,陸遜入江夏,催人種葑豆。史炤《釋文》:葑,方用切,菰根也。江東有葑田。〔胡三省註〕按葑音封,菜也,亦謂之蔓菁。江東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沒牛者,此田又不產菰根。

注解

〔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葑〕字拼音是f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封,五行属

〔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ēng] ⑴ 古书上指“蔓菁”、“芜菁”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