蟫

复制

yín ㄧㄣˊ xún ㄒㄩㄣˊ

正文・申集中虫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申集中

虫部

18画

U+87EB

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26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097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1072頁,第14

唐韻》:餘針切;《韻會》、《正韻》:夷斟切,𡘋音淫。
說文》:白魚也。
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
爾雅翼》:蟫,始則黃色,既老,則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白魚。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

又,《韻會》:徐心切,音尋──動貌。
後漢・馬融傳》:蝡蝡蟫蟫。〔註〕動貌也。王逸〈九思〉:貒貉兮蟫蟫。

注解

〔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n、x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覃

〔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n] ⑴ 即“衣鱼”,一种昆虫,体长而扁,有银灰色细鳞,常在衣服和书里,吃上面的浆糊和胶质物。亦称“蠹鱼”。 [xún] ⑴ 〔~~〕❶相随而行,如“貒貉兮~~。”❷蠕动的样子,如“蠕蠕~~,充衢塞隧。”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