衻

复制

rán ㄖㄢˊ

正文・申集下衣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申集下

衣部

10画

U+887B

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66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113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088頁,第2

唐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𡘋音髥。
廣韻》:衣緣也。

又,《禮・喪大記》:婦人復不以衻。〔註〕衻,婦人嫁時上服也。
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衻。〔註〕衻之言任也,以纁緣其衣,象隂氣上任也。

又,《類篇》:衣下襈也。
禮・雜記》:繭衣裳與稅衣、纁衻爲一。〔註〕裳下襈也,婦人蔽膝也。
小爾雅》:蔽膝謂之衻。

又,《集韻》:尼占切,音粘──義同。

又,處占切──與襜、襝同。

直》作袡。
韻會》:別作

注解

〔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衻〕字拼音是r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冄

〔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rán] ⑴ 衣边。⑵ 古代女子出嫁时穿的盛装。⑶ 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