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

复制

māo ㄇㄠ máo ㄇㄠˊ

正文・酉集中豸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酉集中

豸部

16画

U+8C93

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77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202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1179頁,第4

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𡘋音苗。
說文》:貍屬。
廣韻》:獸,捕䑕。
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䑕也。
正字通》:陸佃曰:䑕善害苗,貓能捕䑕,故字从苗。又,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丑未如棗核,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又,《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又,《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詩・大雅》:有貓有虎。〔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𡘋音茅──義同。

廣韻》:俗作猫。

注解

〔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豸部

〔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āo、m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豸、苗

〔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āo] ⑴ 同“猫”。《詩•大雅•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禮記•郊特牲》:“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