逿

复制

dàng ㄉㄤˋ

正文・酉集下辵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酉集下

辵部

16画

U+903F

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8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260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244頁,第20

廣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𡘋音宕。
廣韻》:過也。

又,《集韻》:失據而倒也。
前漢・王式傳》:陽醉逿地。

又,盪也。
史記・倉公傳》: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註〕逿者,蕩也,謂病之蕩心者猶刺其心也。

又,《集韻》、《韻會𡘋徒郎切,音唐──突也。張衡〈思𤣥賦〉:爛熳麗靡,藐以迭逿。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辵部

愛日堂藏本: 第72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3頁,第17

《史記・倉公傳》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註〕逿者,蕩也。謂病之蕩心者,猶刺其心也。

謹照註省之字。

《張衡・思元賦》爛熳麗靡,藐以迭逿。

謹照原文熳改漫。

注解

〔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逿〕字拼音是dà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昜

〔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àng] ⑴ 跌倒:“式耻之,阳醉~地。”⑵ 古通“荡”,摇荡,冲击:“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心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