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

复制

sōng ㄙㄨㄥ

正文・亥集上髟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亥集上

髟部

18画

U+9B06

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8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455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451頁,第13

廣韻》:私崇切;《集韻》、《韻會》:蘇叢切,𡘋音葱──髼鬆,髮亂。或作䯳。

又,《廣韻》:昔恭切;《集韻》:思恭切,𡘋音蚣──𩬰鬆,髮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蘇弄切,音送──𩭩鬆,髮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縱──與䰌同。

又,《集韻》:蘇宗切──亦與䯳同,髮亂貌。

注解

〔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髟部

〔鬆〕字拼音是sō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松

〔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ōng] ⑴ 髮亂貌。也作“髼鬆”。《玉篇膨部》:“鬆,亂髮皃。”《集韻•冬韻》:“鬆,髼鬆,髮亂。”⑵ 疏鬆;鬆散。唐王建《宫詞一百首》之四十二:“蜂鬚蟬翼薄鬆鬆,浮動搔頭似有風。”⑶ 軟弱無用。明湯顯祖《南柯記•啟冦》:“有這等一個鬆駙馬。”⑷ 瘦肉做成的絨狀或碎末狀的食品⑸ 圍棋術語。《説郛》卷一百零二引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鬆,慢也。棋家取其玲瓏透空,疏而不漏之謂也。” [sòng] ⑴ 〔𩭩鬆〕见“𩭩”。 [sóng] ⑴ 方言。人的精液。如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