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

复制

ㄐㄧˇ

正文・亥集下鹿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亥集下

鹿部

13画

U+9E82

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15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509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509頁,第3

唐韻》:居履切;《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𡘋音几。
說文》:大麋也。狗足,似鹿
本草註》:麂,麞屬而小於麞,兩邊有長牙,喜鬭。

又,麂目,果名。

本作𪊨

注解

〔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鹿部

〔麂〕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鹿、几,五行属

〔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ǐ] ⑴ 哺乳动物的一属,像鹿,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