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wèi ㄨㄟˋ

卷二口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口部

8画

U+5473

無沸切

味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無沸切頁碼40頁,第37

味滋味也。从口未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勿貴反頁碼124頁,第7行,第3

味滋味也。從口未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無沸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0頁,第3許惟賢97頁,第6

味滋味也。

段注滋言多也。

从口。未聲。

段注無沸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味,滋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未”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戰國文字到楷書,味字字形都是從口、未聲。從口,表示品嚐味道;未聲,聲兼義。未字從木、像其枝葉茂盛的樣子,本義是枝葉茂盛成熟而有滋味。表示口中品嚐東西的味道。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5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01頁
4說文校箋第53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6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6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01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75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0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52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41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110頁【補遺】第16298頁
14通訓定聲第220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2頁【崇文】第485頁
16說文句讀第155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5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25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