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kùn ㄎㄨㄣˋ

卷六囗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六

囗部

7画

U+56F0

苦悶切

𣏔

困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悶切頁碼203頁,第13

困故廬也。从木在囗中。

𣏔

𣏔古文困。

附注徐灝注箋:「故廬之訓,未詳其恉。困,疑即古梱字,囗,束木也。」俞樾《兒笘錄》:「困之為故廬,經傳無徵,且木在囗中,於故廬意亦無取。今按:困者,梱之古文也。《木部》:『梱,門橜也,从木,困聲。』困既从木,梱又从木,緟複無理,此蓋後出字,古字止作困。从囗者,象門之四旁,上為楣,下為閫,左右為棖也,其中之木即所謂橜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苦悶反頁碼518頁,第7行,第1

𣏔故廬也。從木在囗中。

鍇注臣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弊也。」

反切………頁碼519頁,第7行,第2

古文困。

鍇注臣鍇曰:「止即廬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悶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111頁,第5許惟賢490頁,第10

𣏔故廬也。

段注廬者二畞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樹牆下以桑是也。故字從囗木。謂之困者,疏廣所謂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也。困之本義爲止而不過。引伸之爲極盡。《論語》。四海困竆。謂君德充塞宇宙。與横被四表之義略同。苞注曰:言爲政信執其中,則能竆極四海。天祿所以長終也。凡言困勉,困苦皆極盡之義。

从木在囗中。

段注苦悶切。十三部。

古文困。

段注《廣雅》。橜機闑𣏔也。按稚讓用𣏔爲梱字。此可證四海困竆之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故廬也。今人稱睡曰困,亦曰寢,寢,路寢也,與故廬同。困窮乃稇、綑(《左傳》假為麕)之假借,困不可引申為窮。引申為依據,《易》「困于蒺藜」。[一]。

故廬也(引申)。浙人謂睡為困,猶寢本屋,引申為睡也,宿亦然。困窮乃𡈋之借。毛傳云「廣也」,有充塞意。困苦由窮引申。

故廬出。今人稱睡曰困(引申為卧,猶寢之引申為寢室、路寢),亦曰寢。寢,路寢也,與故廬同一引申法。困窮殆稇(束縛也)字引申義,《左傳》假為麕(俗作綑)之假借。困不能引申為窮也。[一]《易•困》:「困于石,據于蒺藜」。

白话解释

困,旧庐。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像“木”在“囗”中。,是古文写法的“困”。

字形解说

甲骨文像樹木生長,四周有所限制,從木在囗中。木表示樹木,囗表示四周範圍有限制。戰國文字和篆文都是依據甲骨文字形而來,為隸書、楷書字形之所本。《說文》古文從止木,表示樹木成長為物所止之形,也是阻礙之意。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0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51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98頁
4說文校箋第257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249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885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54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32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0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58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254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043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6443頁【補遺】第16945頁
14通訓定聲第320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34頁【崇文】第2133頁
16說文句讀第814頁
17章授筆記第268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15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18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