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ūn ㄐㄩㄣ

卷十三土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土部

7画

U+5747

居勻切

𡉲

均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居勻切頁碼452頁,第19

異體𡉲

均平徧也。从土从勻,勻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堅鄰反頁碼1063頁,第7行,第1

均平徧也。從土勻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居勻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730頁,第3許惟賢1187頁,第3

均平徧也。

段注平者,語平舒也。引申爲凡平舒之偁。徧者,帀也。平徧者,平而帀也。言無所不平也。《小雅・節南山》傳曰:均,平也。古多叚旬爲均。亦叚鈞爲均。

从土匀。

段注匀者,帀也。故以會意。

匀亦聲。

段注小徐無匀亦二字。居匀切。十二部。

附注《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李善曰:均,古韻字。《集韻》:韻,《說文(新附字)》和也,或作韵。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者徭役稱均者,取平遍之義。

白话解释

均,将整块地面整平。字形采用“土、匀”会义,“勻”也是声旁。

字形解说

兩周金文構形作左右結構,形符從土,聲符一從勻聲,一從旬聲。「勻」、「旬」音近相通。戰國文字承金文字形,改作上下結構。土、立形近通用,有的字形把土旁寫成「立」旁;秦文字以下,自篆文、漢隸至楷書,皆作左右結構,從土、勻聲。從土,表示與土質相關;勻,表示音讀,兼表「均平」之義,在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臺灣標準字作「均」,「勻」旁中作二短橫,不作點、挑。規範字作「均」。

均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153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59頁
4說文校箋第600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53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99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33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67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5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57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577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75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170頁【補遺】第17981頁
14通訓定聲第332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90頁【崇文】第4757頁
16說文句讀第1966頁
17章授筆記第56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0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46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