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ㄨㄛˋ guǎn ㄍㄨㄢˇ

卷十四斗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斗部

14画

U+65A1

烏括切

斡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烏括切頁碼473頁,第2

斡蠡柄也。从斗倝聲。楊雄、杜林說:皆以爲軺車輪斡。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烏末反頁碼1104頁,第7行,第1

斡蠡柄也。從斗倝聲。楊雄、杜林說,皆㠯爲軺車輪斡。

鍇注臣鍇曰:「蠡所以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烏括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69頁,第3許惟賢1247頁,第3

斡蠡柄也。

段注此蠡非蟲齧木中。乃本無其字依聲叚借之字。見瓢字下。又見𧯷字下。《方言》則从瓜作󰦤矣。楊雄曰:瓢也。郭云:瓠勺也。判瓠爲瓢以爲勺。必執其柄而後可以挹物。執其柄則運旋在我。故謂之斡。引申之,凡執柄樞轉運皆謂之斡。賈誼《鵩鳥賦》云斡流而遷,張華勵志詩云大儀斡運皆是也。或叚借筦字。《楚詞》云:筦維焉繫。天極焉加。或作幹字。程氏瑤田云:《考工記》旋蟲謂之幹。葢斡之譌也。

从斗。

段注瓢亦枓之類。故从斗。

倝聲。

段注烏括切。古音在十四部。《匡謬正俗》云:斡音筦。不音烏活反。引陸士衡《愍思賦》爲證。按其字倝聲。則顏說是也。然俗音轉爲烏括切。又作捾,作𣁳。亦於六書音義無甚害也。

楊雄,杜林說皆㠯爲軺車輪斡也。

段注《漢志》。楊雄《倉頡訓纂》一篇。杜林《倉頡訓纂》、《倉頡故》各一篇。軺車者,小車也。小車之輪曰斡。亦取善轉運之意。亦本義之引申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斗柄也。古取水用「蠃蠡」,即[斡]之借。寒部無入聲,轉入月,故亦音𣁳、捾。

从倝聲,寒部無入,假月部之入為之,故音滑。

斡【滑】。从倝聲,寒部無入聲,讀入聲即入月部,故音烏括切。

白话解释

斡,瓢具把柄。字形采用“斗”作边旁,采用“倝”作声旁。杨雄、杜林两人的观点,都认为,小车的车轮叫“斡”。

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8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208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97頁
4說文校箋第630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63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09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49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99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8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75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606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499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744頁【補遺】第18059頁
14通訓定聲第286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48頁【崇文】第4989頁
16說文句讀第2067頁
17章授筆記第590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70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300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