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é ㄟˊ

卷十一水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0画

U+6D90

祖才切

𣴮

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五何切頁碼360頁,第2

涐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从水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偶和反頁碼875頁,第2行,第1

涐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從水我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涐水出汶江縣徼外,過郡三行三千四十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祖才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070頁,第1許惟賢906頁,第2

𣴮

𣴮𣴮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

段注蜀郡汶江,見《前志》。《後志》云:蜀郡汶江道。《前志》蜀郡靑衣下云:大渡水東南至南安入渽。汶江下云: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東入江。過郡三。行三千四十里。《水經》曰:大江又東南過犍爲武陽縣。靑衣水,沫水從西南來合而注之。又曰:靑衣水出靑衣縣西蒙山。東與沫水合。至犍爲南安縣入江。沫水出廣柔徼外。東南過旄牛縣北。又東至越巂靈道縣。出蒙山南。東北與靑衣水合。東入於江。注曰:江水又東南徑南安縣西。縣治靑衣水會。衿帶二水矣。縣南有峨眉山。有濛水。卽大渡水也。水發蒙谿。東南與渽水合。渽水出徼外。徑汶江道南。至南安入大渡水。大渡水,又東入江。按經曰武陽。注曰南安。二縣壤接。犍爲南安者,今四川嘉定府治附郭縣曰樂山是也。蜀郡汶江縣者,今四川茂州治是其地。凡言徼外者,皆謂去其郡縣境不甚遠。如廣漢剛氐道徼外,蜀湔氐徼外皆是。徼者,張揖曰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畍也。《漢志》靑衣縣下有大渡水而無靑衣水。葢今之靑衣水,班所謂大渡水也。今之大渡河,班所謂渽水也。凡水以互受而名亂,舉如是矣。且《地理志》不言沫水。但言大渡水入渽。渽水至南安入江。《水經》、《華陽國志》,張揖注《漢書》皆曰:沫水與靑衣水合入江。然則諸家云沫水與靑衣水合者,卽班志之大渡水與渽水合也。以今水道言。今之靑衣江出雅州府蘆山縣東伏牛山西麓。東南流。經榮經縣東。雅州府城北。名山縣南。洪雅縣南。夾江縣西。至嘉定府西境與陽江合者。諸家之靑衣水,班志之大渡水也。今之大渡河出小金川司,大金川司。至上下魚通。合打箭鑪瀘河。經曬經關合越巂河。經峩眉縣西南大峩山前。又經三峩山麓。至嘉定府西南境。靑衣江自西北來會者。諸家所云沫水,班固所云渽水也。大渡河自北而西而西南而東而東北,曲行千五百里。班云過郡三者,蜀郡越巂犍爲也。云行三千四十里,三千或是二千之誤。凡唐宋史云大渡河者,皆謂《地理志》之渽水。卽《司馬相如傳》之沫水。

从水。𢦒聲。

段注各本篆作涐。解作我聲。音五何切。字之誤也。今更正。按作涐,則與《漢志》不合。遂有欲改志作涐者。攷《漢志》師古注曰:渽音哉。葢沿音義舊文。《玉篇》涪潼渽江沱湔浙沫溫灊滇淹沮涂沅共十五字聯屬。皆崏江之類。與《說文》正合。而涐字則廁於部末孫强,陳彭年襍收字中。此與《木部》栀字可正桅字之誤正同。《水經注》云:呂忱曰:渽水出蜀。許愼以爲𣴮水也。从水,𢦒聲。分別許,呂古今異體。俗改𣴮爲涐,非是。《廣韵》十六咍曰:渽,水名。出蜀。此用《字林》。《集韵》十六咍、《類篇》《水部》皆云:渽,或作𣴮。此許字之佚見於古籍者。祖才切。一部。

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0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90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684頁
4說文校箋第463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28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55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63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26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8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82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448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69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585頁【補遺】第17602頁
14通訓定聲第1911頁,第6字
15通訓定聲第761頁,第2字
16說文義證第919頁【崇文】第3673頁
17說文句讀第1491頁
18章授筆記第442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1002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