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ㄍㄨˇ

卷七禾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七

禾部

15画

U+7A40

古祿切

穀𥡛

穀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古祿切頁碼230頁,第19

異體穀𥡛

穀續也。百穀之緫名。从禾㱿聲。

附注段玉裁注:「𣪊者,今之殼字。穀必有稃甲,此以形聲包會意也。」

蔣注《廣韻》:今經典省作穀,餘從𣪊者並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孤速反頁碼589頁,第2行,第1

穀續也,百穀之總名也。從禾𣪊聲。

鍇注臣鍇按:前注云粟之言續也,義與此同。《春秋傳》曰:「年穀和熟。」《禮》曰:「祈穀於上帝。」是𦬆實之總名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古祿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03頁,第4許惟賢570頁,第8

𥡛

𥡛

段注此篆體依《五經文字・木部》正。

續也。

段注穀與粟同義。引伸爲善也。《釋詁》、《毛傳》皆曰:穀,善也。又《大雅》傳曰:穀,祿也。

百穀之總名也。

段注《周禮》太宰言九穀。鄭云:黍,稷,稻,粱,麻,大小豆,小麥,苽也。膳夫。食用六穀。先鄭云:稌,黍,稷,粱,麥,苽也。疾醫言五穀。鄭曰:麻,黍,稷,麥,豆也。詩,書言百穀。種類繁多。約舉兼晐之詞也。惟禾黍爲嘉穀。李善引辥君《韓詩章句》曰:穀類非一。故言百也。

从禾。𣪊聲。

段注𣪊者,今之殼字。穀必有稃甲。此以形聲包會意也。古祿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祿也,故引申為善。不穀,不祿,死也,非是解,實合聲為僕。

祿也。三年祿、今封祿,皆即穀字。文言曰祿,質言曰穀,引申為善。自稱不穀非云不善,又非云不祿;不祿,死也,斷非自稱,不穀乃樸之反切,與孤、寡等字皆賤稱。

又祿也,善也。自稱曰不穀者,非不祿,不善也(不祿,死者之稱,斷無自稱者)。蓋不穀即卜之合音,卜與僕同。《爾雅》「卜,予也」。

百穀之總名也。又祿也,善也。自稱不祿(死也)、不善,斷無此理。故余以為不穀即卜,卜蓋即僕也。《爾雅》:「卜,予也」。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係從禾、㱿聲。從禾,表示與稻禾相關;㱿聲,表示音讀,也表示穀類植物所結穗實上的穀粒有殼甲的意思。隸變作,楷書作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谷」(當作姓氏使用時,仍寫作穀)。

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52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57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45頁
4說文校箋第290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280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00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724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3651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48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8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287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35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7213頁【補遺】第17083頁
14通訓定聲第149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10頁【崇文】第2437頁
16說文句讀第937頁
17章授筆記第299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4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88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