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ㄈㄨˊ

卷五竹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11画

U+7B26

防無切

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防無切頁碼142頁,第29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凡無反頁碼364頁,第6行,第1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從竹付聲。

鍇注臣鍇按:《史記》「漢文帝三年,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注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㫄鐫篆書:第一至第五。以代古之珪璋,從簡易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防無切古音第四部頁碼762頁,第1許惟賢340頁,第1

符信也。漢制㠯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段注《周禮》。門關用符節。注曰:符節者,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小宰》傅別,故書作傅辨。鄭大夫讀爲符別。漢《孝文紀》。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應劭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從𥳑易也。按許云六寸。《漢書》注作五寸。未知孰是。

从竹。付聲。

段注防無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票字乃符之轉,猶孚𠬪乃轉餓𠬪也。

白话解释

符,朝庭授权的信物。朝中信物,汉代的制式是以竹为材,长六寸,切分后可以准确相合。字形采用“竹”作边旁,“付”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都從竹、付聲。從「竹」,指材質;「付」表示音讀,亦兼有交給的意思。古代帝王封賞、任命、遣使、調兵,都有符作為憑信。符以竹節剖半做成,有關雙方各持其一,使用時,必須將符交給對方,兩半合符才為可信。隸書變為從草頭。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符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2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37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292頁
4說文校箋第18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176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63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11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57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2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3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84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146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823頁【補遺】第16710頁
14通訓定聲第146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79頁【崇文】第1513頁
16說文句讀第564頁
17章授筆記第194頁,第11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4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60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