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sǔn ㄙㄨㄣˇ

卷五竹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12画

U+7B4D

思允切

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思允切頁碼142頁,第3

筍竹胎也。从竹旬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息允反頁碼362頁,第4行,第1

筍竹胎也。從竹旬聲。

鍇注臣鍇曰:「言未放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思允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755頁,第3許惟賢337頁,第2

筍竹胎也。

段注《醢人》注曰:筍,竹萌。按許與鄭稍異。胎言其含苞。萌言其巳㩅也。《吳都賦》曰:苞筍抽節。引伸爲竹靑皮之偁。《尙書》云𢾭重筍席,《禮器》如竹箭之有筍,《聘義》浮筍旁達皆是。其音爲贇切。今字作筠。

从竹。旬聲。

段注思允切。十二部。今字作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竹胎。引申竹之青竹曰筍,即筠字。

筠,竹衣,今字書只作筍字。

本義為竹胎,引申之竹之青皮(衣)亦曰筍,即今之筠字。

字形解说

金文形體上從竹,下像還包在土中的地下莖的嫩芽。戰國文字上像竹,下像筍的形狀。篆文變為從竹、旬聲。從「竹」,表示植物的類別;「旬」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楷書從篆文來。規範字作「笋」。

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0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37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90頁
4說文校箋第186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175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629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10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55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2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12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183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44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796頁【補遺】第16704頁
14通訓定聲第332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76頁【崇文】第1501頁
16說文句讀第559頁
17章授筆記第193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3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58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