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í ㄓˊ

卷十二耳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耳部

18画

U+8077

之弋切

職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之弋切頁碼399頁,第8

職記微也。从耳戠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五官耳與心最貫,聲入心通,故聞讀者能記。从耳,與聖同意。或曰:此字从識省,恥省聲,以為官職字,猶今言知府、知縣也。」桂馥義證:「經典通用从言之識,以此職為官職,又以幟代識,行之既久,遂為借義所奪,今人不知識為幟之正文,職為識之本字矣。」容庚《金文編》:「職,从首,猶聝之或从首作馘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章直反頁碼959頁,第7行,第2

職記微也。從耳戠聲。

鍇注臣鍇按:《周禮》:「國有六職,皆主記事之微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之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65頁,第5許惟賢1028頁,第5

職𢼸也。

段注𢼸舊作微。今正。記猶識也。纖微必識是曰職。《周禮》太宰之職,《大司徒》之職皆謂其所司。凡言司者,謂其善伺也。凡言職者,謂其善聽也。《釋詁》曰:職,主也。《毛傳》同。見《詩・悉蟀》、《十月之交》。《周禮・職方》,亦作識方。

从耳。戠聲。

段注之弋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𢼸也。默識當作職,俗作誌。凡作事當職(記也),故引申為職事。

𢼸也。默識=默職,俗作誌。凡作事當職(記也),故引申為職事、官職。

「默而識之」字,當作職,今之誌字,俗字也。凡作事當職(記也),故引申為職事。

白话解释

职,记号,标识(注:“微”疑是“徽”的误写)。字形采用“耳”作边旁,“戠”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從耳、戠聲。從耳,指聽覺靈敏而善聽,對於細微的事,都能牢記於心,所以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五官耳與心最貫,聲入心通,故聞讀者能記。从耳,與聖同意。」戠聲,聲兼義,指將細微的事標誌起來。職字表示將聽聞的事情,一一標誌起來,而牢記於心,後人以「識」字取代此意,所以清‧桂馥《說文義證》說:「經典通用从言之識,以此職為官職,又以幟代識,行之既久,遂為借義所奪,今人不知識為幟之正文,職為識之本字矣。」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皆承金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7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00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56頁
4說文校箋第522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72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73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2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8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1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2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500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15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681頁【補遺】第17777頁
14通訓定聲第71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37頁【崇文】第4145頁
16說文句讀第1703頁
17章授筆記第488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7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00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