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bāo ㄅㄠ

卷九包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九

包部

9画

U+80DE

匹交切

胞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匹交切頁碼302頁,第15

胞兒生裹也。从𠕎从包。

附注徐灝注箋:「胞即包字,从包加肉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浦包反頁碼753頁,第4行,第1

胞兒生裹也。從肉、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匹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734頁,第1許惟賢759頁,第1

胞兒生裹也。

段注包謂母腹。胞謂胎衣。《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箋云:今我獨不得父皮膚之氣乎。獨不處母之胞胎乎。《釋文》胞音包。今俗語同胞是也。其借爲脬字,則讀匹交切。脬者,旁光也。腹中水府也。

从肉包。

段注包子之肉也。不入《肉部》者,重包也。包亦聲。匹交切。古音在三部。

白话解释

胞,婴儿生在其中的娘胎。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包”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肉、包,包亦聲。從「肉」,表示與人或動物有關;「包」表示音讀,也兼有包裹的意思。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5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5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75頁
4說文校箋第38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62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30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23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49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2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35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374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310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076頁【補遺】第17379頁
14通訓定聲第109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76頁【崇文】第3101頁
16說文句讀第1235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6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68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