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ㄨˇ

卷五舛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五

舛部

14画

U+821E

文撫切

𦨅𦏶𦐀

舞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文撫切頁碼174頁,第9

𦨅

異體

𦨅樂也。㒳足相背,从舛𣞤聲。

𦏶

異體𦐀

𦏶古文舞从𦏲、兦。

附注徐鍇繫傳作「从羽,亡聲」。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按語:「象人執物而舞之形。篆增舛,象二足……舞者手舞足蹈。」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勿撫反頁碼432頁,第7行,第2

𦏶樂也。用足相背,從舛無聲。

鍇注臣鍇曰:「通論僃矣。」

反切………頁碼433頁,第1行,第1

古文舞。從羽亡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文撫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33頁,第3許惟賢412頁,第4

𦏶樂也。用足相背。

段注說从舛之意。

从舛。𣞤聲。

段注文撫切。五部。按諸書多作儛。

古文舞。从羽亾。

段注亾聲也。《攴部》曰:𢻲,讀與撫同。然則以亾爲無也古矣。

白话解释

舞,快乐地活动手足。“舛”用两足相背的形象,表示众人一起踢踏跳跃。字形采用“舛”作边旁,采用“無”作声旁。,这是 古文写法的“舞”字,字形采用“羽、亡”会义,表示头戴羽饰,祭祀舞蹈,悼念亡灵。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大,手中持物,為「無」之初文。「大」為人,正像人兩手持舞具而舞的樣子。至西周後假借為有無字,故金文乃以加二腳形之「舞」()或加辵形之「?」為舞蹈字。舞蹈與腳有關,故字加腳形或從辵,構字之意相同。「?」字後世不傳。戰國文字據金文「」而省「辵」形。篆文則據金文「」之腳形及秦簡文字而成從舛、無聲之形構,為隸書及楷書字形之所本。《說文》另收有古文「」,從羽、亡聲。「羽」為鳥羽,可振示舞具;「亡」為逃亡,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甲骨文及戰國文字字形屬於合體象形,「舞」字屬於形聲兼會意,「?」屬於形聲。

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6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44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49頁
4說文校箋第219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17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76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32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93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1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36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218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74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635頁【補遺】第16832頁
14通訓定聲第159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55頁【崇文】第1817頁
16說文句讀第684頁
17說文新證第47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685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550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