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ㄏㄜˊ

卷十一水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1画

U+83CF

古俄切

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俄切頁碼363頁,第14

異體

菏菏澤水。在山陽胡陵。《禹貢》:「浮于淮泗,達于菏。」从水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更和反頁碼880頁,第4行,第1

菏渮澤水,在山陽湖陵南。《禹貢》浮于淮、泗,達于菏。從水苛聲。

鍇注臣鍇按:《尚書》又曰:「導菏澤,被孟豬。」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144頁,第2許惟賢934頁,第3

菏渮水。在山陽湖陵南。

段注各本水上衍澤字,陵下奪南字。今依《尙書音義》正。《前志》山陽湖陵下曰:《禹貢》荷水在南。濟陰郡下曰:《禹貢》荷澤在定陶東。《水經》曰:荷水,在山陽湖陸縣南。荷澤在濟陰定陶縣東。是豫州渮澤,徐州渮水,畫然二事。依《水經》及注。渮水雖源於渮澤。而與渮澤迥別。《釋文》於徐州引《說文》水出山陽湖陵南,非渮澤也。今本《說文》淺人增澤。大誤矣。山陽郡湖陵,見《前志》。王莽改曰湖陸。光武仍曰湖陸。至章帝復湖陸之號。今山東兖州府魚臺縣縣東南六十里有湖陵故城。與江南沛縣接畍。《前志》湖陵下曰:《禹貢》浮於淮泗。通於荷。荷水在南。不但言荷水在南而必舉此《禹貢》文者,明此荷水非豫州及道沇水之荷澤也。《水經》曰:濟水,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爲二。其一東南流者,過乘氏縣南。又東過昌邑縣北。又東過金鄉縣南。又東過東緍縣北。又東過方與縣北。爲荷水。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酈氏云:《尙書》曰浮于淮泗,達于荷是也。按此經注所說故道,今多湮塞不可詳。

《禹貢》。浮于淮泗。達于渮。

段注不稱道渮澤沇水又東至於渮者,彼爲渮澤。此爲渮水。與班意同也。不言《夏書》言《禹貢》者,正襲班語也。《尙書》古文疏證曰:自淮而泗。自泗而渮。然後由渮入泲。以達於河。徐之貢道也。上文沇州浮于濟漯,達于河。次靑州便浮于汶,達于濟。不復言達于河。次徐州浮于淮泗,達于渮。不復言達于濟。至揚州則浮于江海,達于淮泗。且不復言達于渮。不復言者,蒙上文也。聖經之書法也。

从水。苛聲。

段注古俄切。十七部。按當左形右聲。篆體取結搆乃似上艸下河耳。《五經文字》云:渮見《夏書》。古本亦作荷。玉裁謂古《尙書》、《史記・漢書》、《水經注》皆作荷。或是假借。或是字誤。不可定。而應劭曰《尙書》荷水,一名湖。韋注漢曰荷胡阿反。是則湖陵以荷水得名。荷與湖,語之轉。至若今《史記》、《漢書》,俗本《尙書》作浮于淮泗。達于河。皆誤字也。《郡國志》注譌作苟。

菏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8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91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91頁
4說文校箋第469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433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57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67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34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0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85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454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79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765頁【補遺】第17633頁
14通訓定聲第195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45頁【崇文】第3777頁
16說文句讀第152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2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10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