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iān ㄐㄧㄢ

卷一艸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13画

U+84B9

古恬切

蒹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恬切頁碼22頁,第14

蒹雚之未秀者。从艸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結添反頁碼83頁,第5行,第1

蒹雚之未秀者。從艸兼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薕也」注云:「似藋而細,高數尺。」臣今見江之西岸多有之,高如此。今人以爲簾薄,疑因此名薕也。未秀謂其小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恬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31頁,第3許惟賢57頁,第2

蒹𦼉之未秀者。

段注蒙上茅秀而及𦼉之秀與未秀也。凡經言𦼉葦,言蒹葭,言葭菼皆竝舉二物。蒹,菼,𦼉一也。今人所謂荻也。葭,葦一也。今人所謂蘆也。𦼉一名薍,一名鵻,一名蒹。葦一名華。《釋艸》曰:葭華,蒹薕。每二字爲一物。又曰:葭藘,菼薍。亦每二字爲一物。葭蘆卽葭華也。菼薍卽蒹薕也。《夏小正》傳,毛公,許君說皆同此。舍人,李巡,樊光則云蘆薍爲一艸。陸璣,郭樸則又蒹葭菼爲三矣。《夏小正・七月》秀𦼉葦傳曰:未秀則不爲𦼉葦。秀然後爲𦼉葦。又曰:𦼉未秀爲菼。葦未秀爲蘆。按已秀曰𦼉。未秀則曰蒹,曰薍,曰菼也。於此不列𦼉篆者。以小篆大篆隔之也。

从艸。兼聲。

段注古恬切。七部。

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68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9頁
4說文校箋第29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24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8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6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0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6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28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4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638頁【補遺】第16226頁
14通訓定聲第48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4頁【崇文】第293頁
16說文句讀第85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47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74頁,第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