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uān ㄩㄢ

卷十三虫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虫部

13画

U+870E

狂兖切

蜎

蜎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狂沇切頁碼445頁,第5

異體蜎

蜎蜎也。从虫肙聲。

附注段玉裁改「蜎也」作「肙也」,並注云:「肙,各本作蜎,仍複篆文,不可通。攷《肉部》『肙』下云:小蟲也。今據正……肙、蜎蓋古今字。」王筠句讀:「蜎,肙也。依《集韻》引改。此以母釋子之法也。肙字從肉,蟲無骨也。從口者,肙掉尾向首,其曲如環也。蜎再加虫,是肙所孳育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狂沇切頁碼1050頁,第6行,第2

蜎蜎也。從虫肙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狂兖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683頁,第1許惟賢1167頁,第2

蜎肙也。

段注肙各本作蜎。仍複篆文不可通。攷《肉部》肙下云:小蟲也。今據正。《韵會》引《說文》井中蟲也。恐是據《爾雅》注改。肙蜎葢古今字。《釋蟲》。蜎,蠉。蠉本訓蟲行。叚作肙字耳。郭云:井中小蛣蟩赤蟲。一名孑孑。《廣雅》曰:孑孑,蜎也。《周禮》。刺兵欲無蜎。注云:蜎,掉也。謂若井中蟲蜎蜎。詩《毛傳》曰:蜎蜎,蜀皃。蜀,桑蟲也。其引申之義也。今水缸中多生此物。俗謂之水蛆。其變爲𧓢

从虫。肙聲。

段注形聲中有會意。狂兖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此乃肙之或體。

蜎與肙當為一字。古稱蛣蟩(孑孓,デセウ?)[一]。

蜎肙實一字,即今到千蟲。[一]デセウ,日語詞,讀[deseu]。此疑誤,孑孓當日語ぼうふら,讀[bȏfulɑ]。

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81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135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843頁
4說文校箋第592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529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95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29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58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1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52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568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68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991頁【補遺】第17952頁
14通訓定聲第292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68頁【崇文】第4669頁
16說文句讀第1935頁
17章授筆記第555頁,第1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1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1230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