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fēng ㄈㄥ

卷五豐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五

豐部

18画

U+8C50

𢾭戎切

𣍈𧯮

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敷戎切頁碼155頁,第1

豐豆之豐滿者也。从豆,象形。一曰《鄉飲酒》有豐矦者。凡豐之屬皆从豐。

𣍈

異體𧯮

𣍈古文豐。

附注按:「豐」和「豊」的古文字,均像二玉在器之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孚弓反頁碼392頁,第6行,第1

𣍈豆之豐滿者也。從豆,象形。一曰鄉飲酒有豐侯者。凡豐之屬,皆從豐。

鍇注臣鍇曰:「󰊜象豆中所盛也,麷、𡾿、灃(音豐)、從此。」

反切………頁碼393頁,第1行,第1

古文豐。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𢾭戎切古音第九部頁碼830頁,第1許惟賢368頁,第5

𣍈豆之豐滿也。

段注謂豆之大者也。引伸之凡大皆曰豐。《方言》曰:豐大也。凡物之大皃曰豐。又曰:朦尨豐也。豐其通語也。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几大人謂之豐。燕記豐人杼首。燕趙之閒言圍大謂之豐。許云豆之豐滿者,以其引伸之義明其本義也。《周頌》豐年傳曰:豐,大也。然則豐年亦此字引伸之義。而賈氏《儀禮》疏不得其解。

从豆。象形。

段注𠁳象豆大也。此與豐上象形同耳。戴侗云:唐本曰从豆,从山,𫵮聲。蜀本曰丰聲。山取其高大。按《生部》云:丰,艸盛丰丰也。與豐音義皆同。《大射儀》注曰:豐其爲字从豆𠁳聲。近似豆,大而卑矣。似鄭時有𠁳字。但鄭注轉寫至今亦多譌誤。𠁳聲之聲或是賸字。儀徵阮氏元說𫵮字瓦云:豐字當是𫵮聲而山象形。豐字當是𫵮聲而凵象形。一从艸盛之𡴀。一从艸蔡之丯也。玉裁按。竝𡴀,竝丯,《說文》無字。如󵦣鬵字从兓聲,蒜字从󺑻聲,飆䯂字从猋聲驫聲,㬱𩱕字从林皆非無字者也。則唐本,蜀本未可遽信。𢾭戎切。九部。

一曰鄉飮酒有豐矦者。

段注此別一義。鄉當作禮。與觚下,觶下之誤同。禮飮酒有豐矦。謂《鄉射》,燕,《大射》、《公食》大夫之豐也。鄭言其形云似豆卑而大。說者以爲若井鹿盧。言其用於《鄉射》,云所以承爵也。於《大射》,云以承尊也。《公食》大夫之豐亦當是承爵。《燕禮》之豐亦當是承尊。皆各就其篇之文釋之。禮但云豐。許云豐矦者。葢漢時說禮家之語。《漢・律曆志》王命作策豐㓝。《竹書紀年》。成王十九年黜豐矦。阮諶曰:豐,國名也。坐酒亡國。崔駰《酒箴》曰:豐矦沈湎。荷罌負缶。自戮於世。圖形戒後。李尤豐矦銘曰:豐矦荒謬。醉亂迷迭。乃象其形。爲禮戒式。後世傳之。固無正說。三君皆後漢人。諶撰三禮圖者。漢人傅會《禮經》有豐矦之說。李尤以爲無正說。鄭不之用。許則襲禮家說也。

凡豐之屬皆从豐。

古文豐。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豐下云許襲《禮》家說,恐非是。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的形狀,都是下像「豆」,上像容器中有所盛。「豆」原為古代用來裝肉的器皿,也是盛肉祭祀的禮器,後「豆」也盛裝其他祭品。篆文從「豆」,上像盛裝豐滿,表示祭祀的禮器很大,祭品很豐富。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說文》另收有古文,像「豆」上有豐盛祭品。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

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405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14頁
4說文校箋第201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92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68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20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3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0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3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19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58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156頁【補遺】第16760頁【後編】第18191頁
14通訓定聲第21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12頁【崇文】第1645頁
16說文句讀第611頁
17說文新證第40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08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14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94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