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líng ㄌㄧㄥˊ

卷十一雨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雨部

13画

U+96F6

郎丁切

零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郞丁切頁碼384頁,第22

零徐雨也。从雨令聲。

附注段玉裁本作「徐雨也」,並注:『徐,各本作餘,今依《玉篇》、《廣韻》及《太平御覽》所引《纂要》訂。」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連丁反頁碼933頁,第1行,第2

零餘雨也。從雨令聲。

鍇注臣鍇曰:「孫楚詩:『零雨被秋草。』」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郎丁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288頁,第4許惟賢995頁,第12

零徐雨也。

段注徐各本作餘。今依《玉篇》、《廣韵》及《太平御覽》所引《纂要》訂。謂徐徐而下之雨。《小雅》。興雲祁祁。傳曰:祁祁,徐也。箋云:古者陰陽和。風雨時。其來祁祁然而不曓疾。引申之義爲零星,爲凋零。

从雨。令聲。

段注郎丁切。古音在十二部。讀如鄰。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零星、凋零。

引申為零星、凋零。

引申為零星、凋零。

白话解释

零,徐徐飘落的小雨。字形采用“雨字头”,“令”是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零」字本作「霝」,像天上下雨之形,下面還有具體而微的點綴數量不等的小雨點和「口」形。《說文・雨部》:「霝,雨零也。从雨、(落)形。」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後來因為借用為零碎、零落、零數等意義,而轉注為從雨、令聲的「零」字,以保留下雨本義,篆文因寫成「零」。《說文‧雨部》:「零,徐雨也。从雨、令聲。」從雨,表示下雨;從令,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本義是徐徐而下的雨。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教育部以「零」為正字,規範字作零,所從「雨」字頭略有差異。

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9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96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730頁
4說文校箋第50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56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67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83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66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4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01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483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03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1348頁【補遺】第17726頁
14通訓定聲第334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02頁【崇文】第4005頁
16說文句讀第1641頁
17章授筆記第47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4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65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