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páo ㄆㄠˊ

卷三革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三

革部

14画

U+9784

蒲角切

鞄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蒲角切頁碼83頁,第6

鞄柔革工也。从革包聲。讀若朴。《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鞄卽鮑也。

附注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銘文遁字乃鞄之或作,《說文》鞄从包聲,銘文之𩍂乃从陶聲,與《說文》異者,陶與包古音無異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別卓反頁碼230頁,第3行,第2

鞄柔革工也。從革包聲。讀若朴。《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鞄即鮑也。

鍇注臣鍇按:《周禮》鮑氏爲甲,攻皮之工也,注云:或作鞄。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蒲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426頁,第5許惟賢192頁,第6

鞄柔革工也。从革。包聲。

段注蒲角切。古音在二部。

讀若朴。

段注朴在三部。合音㝡近。劉昌宗音僕。

《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鮑卽鞄也。

段注鮑鞄字舊互譌。今正。《考工記》。攻皮之工五。函鮑䩵韋裘。先鄭云:鮑讀如鮑魚之鮑。書或爲鞄。《蒼頡篇》有鞄𠤥。又鮑人之事。後鄭云:鮑,故書或作鞄。許云鮑卽鞄者,謂《周禮》之鮑卽《蒼頡篇》之鞄。鞄正字。鮑假借。𠫓部云: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𠫓卽易突字也。謂𠫓正字。突假借。文意正相似。

鞄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6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3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86頁
4說文校箋第113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107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37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5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51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55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67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11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83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295頁【補遺】第16488頁【補編】第14881頁
14通訓定聲第109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32頁【崇文】第925頁
16說文句讀第323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6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91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