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piāo ㄆㄧㄠ

卷十三風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風部

20画

U+98C4

撫招切

𩙞

飄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撫招切頁碼449頁,第7

𩙞

異體飄、飃

𩙞回風也。从風𤐫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撫招切頁碼1056頁,第5行,第2

𩙞回風也。從風㶾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撫招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708頁,第6許惟賢1178頁,第6

𩙞回風也。

段注回者,般旋而起之風。《莊子》所謂羊角。司馬云:風曲上行若羊角也。《釋天》云:迴風爲飄。《匪風・毛傳》同。按《何人斯》傳曰:飄風,暴起之風。依文爲義。故不云回風。

从風。𤐫聲。

段注撫招切。二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說文‧風部》:「,回風也。从風、票聲。」隸變作「飄」,從風,表示與風之狀態相關;從票,表示音讀,兼表「輕」之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臺灣教育部標準字作「飄」,規範字作「飘」,偏旁類推,風改為「风」。

飄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0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14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53頁
4說文校箋第597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33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97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31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64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3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55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73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472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085頁【補遺】第17968頁
14通訓定聲第121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82頁【崇文】第4725頁
16說文句讀第1952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237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