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ěrzhù

倾耳注目

拼音 qīng ěr zhù mù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ㄥ ㄦˇ ㄓㄨˋ ㄇㄨˋ

繁体 傾耳注目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倾耳拭目

倾耳注目的意思

折叠展开

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
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的事物。

例子唐·元稹《论教本书》:“今陛下以上圣之资肇临海内,是天下之人倾耳注目之日也。”

倾耳注目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侧著耳朵静听,集中眼力细看。形容心神专注、敬畏服从的样子。《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唐・元稹・论教本书》:“今陛下以上圣之资,肇临海内,是天下之人倾耳注目之日也。”亦作“倾耳拭目”。

倾耳注目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 all attention(be all eyes and ears)

倾耳注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īng), 人部,共10画

①. 斜,歪。 如: 倾斜。倾侧。倾塌。倾圮。倾跌。

②. 趋向。 如: 倾向。倾心。倾慕。倾注。左倾。右倾。

③. 倒塌。 如: 倾颓。倾覆。倾轧(yà)(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④.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 如: 倾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倾盆大雨。倾城。倾洒。倾销。

⑤. 用尽(力量)。 如: 倾听。倾诉。倾吐。

读音(ěr), 耳部,共6画

①.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 如: 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②. 像耳朵的东西。 如: 木耳。银耳。

③.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 如: 耳房。鼎耳。

④. 听说。 如: 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⑤.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 如: 想当然耳。

⑥.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 如: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读音(zhù), 水部,共8画

①. 灌进去。 如: 注入。注射。大雨如注。

②.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 如: 注视。注目。注意。

③.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 如: 注解。注释。注音。夹注。

④.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 如: 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

⑤. 记载,登记。 如: 注册。注销。

⑥.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 如: 下注。赌注。

⑦.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 如: 一注钱。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①. 眼睛。 如: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②. 看,视。 如: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③.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如: 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④.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 如: 条目。纲举目张。

⑤. 名称。 如: 数目。巧立名目。

⑥. 标题。 如: 目录。

⑦.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 如: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⑧. 孔眼。 如: 网目。

⑨. 指为首的人。 如: 头目。

倾耳注目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