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zhī

膏腴之地

拼音 gāo yú zhī dì 怎么读

注音 ㄍㄠ ㄩˊ ㄓ ㄉㄧˋ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膏腴之壤

反义词 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膏腴之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用法作宾语;指土地肥沃的地区。

例子江南水乡自古就是膏腴之地,如今变得更加繁荣富足。

膏腴之地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肥沃的地方。《文选・贾谊・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膏腴之地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ertile land

膏腴之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āo,gào), 肉部,共14画

㈠ 膏 [ gāo ]

①. 肥,肥肉。 如: 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②. 脂油。 如: 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③.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 如: 病入膏肓。

㈡ 膏 [ gào ]

①.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 如: 膏油。

②.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 如: 膏笔。膏墨。

读音(yú), 肉部,共12画

①. 腹下的肥肉。 如: “桀纣之君,垂腴尺余。”

②. 肥胖。 如: 丰腴。

③. 土地肥沃。 如: 膏腴。腴润。

④. 丰裕。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㈠ 地 [ dì ]

①.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如: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②.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如: 地质。地壳。

③.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如: 陆地。地下。

④. 地球表面的土壤。 如: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⑤.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如: 地区。此地。

⑥.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如: 地板。地毯。

⑦.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如: 地点。目的地。

⑧.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如: 易地以处。

⑨.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如: 见地。境地。心地。

⑩. 底子。 如: 质地。

㈡ 地 [ de ]

①.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如: 慢慢地走。

膏腴之地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